4月13日至20日,2025年国际柔联学院教练员资格证书实践课程培训班在天津工业大学举行。45名来自中国、中国香港、蒙古、塔吉克斯坦、荷兰等国家和地区的柔道教练员和裁判员参与本次培训班。这是继去年上海站之后,国际柔联学院第二次在中国举办相关培训。
本次培训由国际柔联学院主办,国家体育总局举摔柔中心、中国柔道协会和天津市举摔柔拳跆中心承办,旨在推进柔道项目改革振兴,切实加强柔道项目教练员、裁判员国际化、标准化培养。
顺利通过培训和考试的学员,将获得国际柔联学院教练员资格证书。根据规定,担任国际赛事临场指挥的教练员都必须持有该证书。自明年起,只有持有该证书的裁判员才有资格晋升洲际和国际级裁判。
天津站培训由国际柔联学院院长恩维克·加利亚带队,学院机构负责人蒂博尔·科兹拉博士、柔道形专家斯拉维萨·布拉迪奇博士、2000年悉尼奥运会柔道冠军马克·惠津加、2016年里约奥运会柔道冠军蒂娜·特尔斯腾贾克、2008年北京奥运会柔道冠军金塔瓦莱·茱莉亚以及2003年柔道世锦赛冠军丹妮拉·克鲁科韦尔担任讲师。在6天的培训中,他们对学员进行体能、柔道基础和100个技术动作,以及投之形的培训和考试。
本次参加培训45名学员中,中方学员达到34人,包括省市专业队教练员、高校柔道教师、道馆俱乐部、基层体校教练员和部分国内裁判员,其中包括北京奥运会金牌运动员和教练员,年龄最大的学员已58岁。
为加强学习效果,国际柔联学院邀请了完成第一期课程的中国学员配合教学,帮助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复习和理解。培训班期间,学员们学习热情高涨,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成果。通过本次培训班,进一步增加了中国教练员和裁判的持证比例,为中国柔道改革发展增强国际人才贮备。
培训班期间,国际柔联学院主要领导与中国柔道协会主席刘成亮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会谈,重点介绍了国际柔联学院近期与格鲁吉亚、阿塞拜疆、澳大利亚等国家协会的合作项目,以及国际柔联学院在世界五大洲柔道运动调研成果,探讨国际柔联学院支持中国柔道改革发展,在柔道教练员裁判员课程推广、柔道形普及、柔道进校园等方面的合作前景。国际柔联学院院长恩维克·加利亚先生表示,中国是一个体育大国,柔道项目曾经取得过奥运会辉煌成绩,国际柔联希望通过一系列柔道教育和深入合作项目,帮助中国柔道早日重回巅峰。
近年来,在柔道项目深化改革的工作推动下,总局举摔柔中心和中国柔道协会多措并举,在竞技柔道运动水平提升、裁判员教练员培训与国际化、青少年后备运动员选拔与培养等多个方面狠下功夫。随着各项工作持续推进,我们相信,柔道运动将在我国实现从竞技成绩到大众参与度的全方位提升,在体育强国建设的征程中书写属于柔道的辉煌篇章。